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狼穴终结者 > 第372章 新王曹丕

第372章 新王曹丕

第372章 新王曹丕 (第2/2页)

这许褚奉命,引军至临淄城。
  
  但凡是临淄侯守将拦阻,许褚立斩之,带兵一直入城中,无一人敢挡其锋锐,直接杀到城主府堂。
  
  许褚带兵杀进临淄侯府大厅时,只见曹植与丁仪、丁廙等尽皆醉倒。
  
  许褚让手下人一起捆绑了,载于车上,并将曹植府上的大小属官,家眷人等,尽行拿解邺郡,听候曹丕发落。
  
  这曹丕也不是善人君子,当场下令,先将丁仪、丁廙等尽行诛戳。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均是沛郡人,时当时地方的著名文人,他们就这样很年轻时,就无端的因为政治立场而被杀,人多惜之。
  
  其实用屠刀强硬上位的,注定了,自身的小命已经不久......我们接着看......
  
  却说曹丕之母,卞氏,听得曹熊自缢而死,心中甚是悲伤。
  
  其实是不是手下一群佞臣合谋绞杀,我们不得而知。
  
  要自杀为何还要等到使臣来了之后?这是不是很奇怪?再说能有自杀决心的,就能有能力最终奋力一搏......这事实还不符合曹操子孙的个性。
  
  卞氏忽又听说曹植又被强势擒拿,其党徒丁仪等人系数已斩杀,心中大惊。
  
  她是见过世面的女人,跟着曹操这几十年,什么政治局势没有见过?
  
  于是她带着侍婢急忙出后宫殿门,召曹丕来执政大殿后相见。
  
  这曹丕见母亲出殿,慌忙来拜谒。
  
  古代是有三纲五常作为为人的教义的。
  
  父母之命,虽然位于军臣之礼后,但是在朝堂下,父母是最大的。
  
  卞氏此刻突然哭着对曹丕说:“你的弟弟曹植,平生虽然嗜酒疏狂,这都是因为自恃胸中之才,故尔有点性格放纵。这是人的个性使然,他其实并没有危害你的意思......你可念同胞之情,保存其性命。即使我日后下于九泉,亦瞑目也。”
  
  此刻的曹丕幡然醒悟,点点头说:“孩儿亦深爱其才,安能加害他?我也是借着机会杀杀他平时狂傲不拘的个性。所以母亲勿忧。”
  
  于是卞氏洒泪。点头,放心的入后宫去了。
  
  这曹丕出偏殿,即可让人召曹植入见。
  
  华歆这小人上前问:“刚才来的,......莫非太后劝殿下勿杀子建乎?”
  
  曹丕点头:“是啊。”
  
  华歆焦急的说:“这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今日若不早除,他日必为后患。”
  
  所以劝谏主公杀掉敌人的还能原谅,毕竟是敌对的阵营。这是谁?主公曹丕的兄弟,杀了?母亲和父亲杀不杀?只要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的,今日若不早除,他日必为后患。所以都要杀?
  
  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一群小人,眼里为了自己有机会上位,误导主公的诸多“建议”。
  
  华歆此贼,其实才学远远不及丁仪、丁廙等人。
  
  其实做人不仁义者,不可得天下人心。
  
  不讲仁义和诚信的,不可坐拥天下之势。
  
  这里不再多举例子,宝宝们知道的还少么?
  
  曹操能拥有天下,麾下群雄汇聚,是因为他不轻易践踏人才,包括敌将关羽这一类人。
  
  要杀的天下才子那会是很多的。袁绍的,乌桓的,荆州的,徐州的......
  
  都要杀了,不杀的话,这些怀才抱智之人,终非池中物;今日若不早除,他日必为后患......
  
  是不是这类荒诞逻辑?
  
  曹操是杀过一些很有才学的文官,从陈宫、祢衡、荀彧、孔融、杨修、荀攸、刘腹......
  
  但是这些人在曹操面前不给面子,很当面打他的脸,所以他都是因为怒,而一时糊涂才杀之,其实他后来都后悔了......
  
  此刻曹丕回答:“母命不可违。”
  
  我不能杀兄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