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基础工业 (第1/2页)
蒸汽机的小型模型,其实早在夷州岛上的时候就制作出来了,整台机器只有二三十斤重,且做工非常粗糙。只是用来教学和实验原理的,并不能用于生产。
现在有了制作大部件的水力锻造机,原始版蒸汽机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一些重达几百上千斤的钢制部件,的确不是人力可为。
工业科技文明的美就在于此处,有时候一个问题的解决或者一个新设备的出现,可以让得生产力出现质的飞跃,快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就比如第一台水力锻造机,乃是纯人力制作,耗费了军器监整一年的水磨功夫。但在第一台的基础上,第二台机器用不着一两个月就能制作出来,第三台第四台将会更快。
这就好比你开个小卖部,一天能赚三五百块,想靠这点赚头开第二家分卖部显然需要很久时间。但若是一个大型商场,那日流水账得好几十万上百万。赚的多了,开连锁商场的速度也就越快。
有了蒸汽机,蒸汽动力的车床也将很快用于生产,燃油机也就有了可能,甚至……可以发电。特么的,张林甚至怀疑是不是有生之年能把飞机造出来。
然而,张林这个历史小白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公元一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就发明了蒸汽机的雏形,汽转球。
但他却从书中曾看过一个词叫往复活塞式蒸汽机,还有什么单胀和多胀式,活塞很容易理解,往复式和单胀、多胀需要匠人们去理解。
从某方面说,后世课本上学到的汉字翻译国外单词后的术语词汇,其表达意义往往很直接明了,这些知识的确帮了大忙。
就比如往复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来回往复运动,从蒸汽机的构造上理解,那就很容易让人想明白肯定是类似于钟摆似的机械杆臂左右或者是上下倒腾带动齿轮和阀门。
至于单胀和多胀,理解“胀”这个字,可轻易让人联想成一个气缸或者多个气缸把把蒸汽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简单地比喻,就像一张嘴含个管子吹气球,一张嘴含三根管子吹气球。
再比如car,汉字翻译成汽车,它为什么不叫气车?乃是因为第一台汽车是蒸汽动力。
没有张某人脑海里时不时蹦跶出来的这些机械术语,匠人们不知要花费多少年才能摸索出这些设计构思。
张林对军器监抱以厚望,希望尽快看到蒸汽机的出现,脑海里盘思着未来的工业发展大计划。
首先,要把蒸汽机运用到矿山和作坊,尤其是媒铁矿和作坊,加大武装力量的建设。
其次,就是把蒸汽机普及到大型官方或者民间作坊中,解绝闲置劳动力的同时,加大货物出口,对周边国家实行经济入侵,掠夺对方国家的金银,尽快建立金本制。
这片土地上的资源足够十几亿人生活的滋润,现在整个宋国才万万人口,想要彻底普及工业化,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
船坊和铁坊取得的重大进步让得张某人一连几天都是心情明媚,就像熊孩子有了新玩具一般,在作坊里流连忘返,跟匠人们不断地研究和完善的设计构思。
至于火药作坊,则暂时没有多大的进步,不能进一步提升化学知识的话,估计化学火药遥遥无期。
张林于后世火药方面,只记得什么无烟火药和硝化棉,硝化甘油之类的词,似乎是要用到硝酸或者硫酸。他记得硝酸的化学式是HN02要么HN03,反正是这两个没错,硫磺他确认是H2SO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