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文魁 > 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

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

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 (第1/2页)

陈济川从林延潮这接过单子后,去周通判那清点,照着单子拿钱。
  
  忙碌了一通后,周通判奉上的私财可是不少,换算了下足足六千多两银子。
  
  一二十年为官积攒下这身家,还算是可以了。
  
  陈济川将银子运回同知署,按照比例三七分账。
  
  七自是划进河工的账面上,这是明账,每年藩司都要核对,或者应对上面临时派人查账。三分不是纳入林延潮自己的腰包,而划入同知署自己的私账,也就是暗账。
  
  说是暗账,其实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
  
  古代时大户人家交代家里的管事或亲戚办事,一般钱给个差不多,拨出个预算部分,都不给他们将报酬。
  
  下面的人怎么办?都是将预算用足,然后赚取一部分回扣。成为一个默契,大户人家就算知道了不会计较。
  
  而到了官府这边,朝廷差下面办事怎么办?
  
  比如河道衙门,朝廷只任命了河道总督一个人,其余官员一概不任命。所以河道总督只能自己去征辟。
  
  河道总督下面师爷办事听差随从少说几百号人,这些人的薪酬,还有河道衙门的办公经费,这笔钱让河道总督自己一个人出?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算河道总督是正二品大员,但他官俸,要维持二品大员的排场,自己吃穿用度都不一定够。
  
  所以河道总督唯有从朝廷下拨的河工公款里截留一部分自己用,付手下开支,办公经费,以及留一部分应急他用。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官场上银子从上拨付到下截留成风的缘故,其中很大是贪污,但不完全是贪污。
  
  林延潮的同知署,分厅视事后也是如此。
  
  以大明朝对下面的官员一贯抠门的尿性,府衙拨付的办公经费,明显不足,还有自己下面官吏都在衙门做事,仅靠朝廷的俸禄维持不了体面。
  
  修河筑堤乃河工署头等大事,民役可以去民间征集。
  
  但通晓河事筑堤的经年河工,这等技术性人才,林延潮就要去民间雇佣,还有衙门里熟手书办,以及下派差役。
  
  这些人都不在朝廷的编制内,也就是传说中的非经制吏,他们的薪俸从何而来?
  
  当然林延潮也可以照着大部分官员的做法,让这些非经制吏自己去民间'找食',不从衙门支取工资,但这样就是盘剥百姓。
  
  所以林延潮给下面大小官吏都支给了一份薪水。
  
  对于黄越这样,实心办事的技术性官员。他除了朝廷拨给的俸禄外,林延潮还另外从同知署的账面上给他一年三百两的银子养廉。
  
  对于大部分追随自己的人,林延潮从来是拿出实打实的好处,而不会规划出一个如何如何的前景。孙承宗例外。
  
  当然这些开销还不是全部。还有坐省长随开销之用,官场上迎来送往,京官之炭敬冰敬,甚至以后入京朝觐(大明只给官员去地方上任的费用,其余不给旅途报销,丘橓当初上京就是坐着一辆柴车)的开支等等等。
  
  陈济川算完账后,又出门了一趟,此去不是别处,而是于员外家中。
  
  御史被杀之事,水落石出后,河道衙门难辞其咎,河道总督李子华自顾不暇。
  
  至于于员外也是失去靠山。对于如此靠着官商勾结起家的商人,他一失势,谁都可以来踩一脚。不说原先的河工料场,就是自己这两年赚下的家业也是成了肥肉。
  
  河工料场早已被查封,里面的河工料,己被运至堤上。
  
  另外于员外这两年依着河工工程,在永城县外置办的几百顷郊田,已是变卖得差不多了。
  
  陈济川就是如此兢兢业业地为林延潮当家。
  
  收拾了周通判,于员外后,林延潮在府中威势大涨。
  
  十几日后府中排衙。
  
  府里大小官吏齐至。
  
  排衙就如同现今的例会。这对于地方官员是一个很讲排场的仪式。
  
  如何说排衙的仪式呢?
  
  在衙门里当过差的官吏编了一首歌诀,一曰乌合,二曰蝇聚,三曰鹊噪,四曰鹄立。
  
  说得是官吏黎明从家里赶至衙门里,乱哄哄的一群人这叫乌合蝇聚,
  
  大家在衙门里吵吵嚷嚷,就似鸦聒鹊噪,随着堂上梆发炮响,一个个肃然站班,犹如鹄立。
  
  “五曰鹤惊,六曰凫趋,七曰鱼贯,八曰鹭伏。”
  
  二梆敲过,堂鼓击响后,众官吏一惊如鹤,抬头挺胸然后迈着鸭步,摇摇摆摆的鱼贯上堂参见正印官。
  
  然后众官吏们站着弯腰一拜,这叫鹭伏。
  
  “九曰蛙坐,十曰猿献,十一曰鸭听,十二曰狐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