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他改变了大明 > 35.谋划东江镇

35.谋划东江镇

35.谋划东江镇 (第2/2页)

现在在北直隶和山东铺开的粮仓建设,只是计划中的粮食储备公司的雏形,一夜之间就弄出一个中粮储那种规模巨大的巨无霸央企那是不可能的,他手下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朱皇帝现在搞的只是用小规模的试点培养人才,逐步扩大这个组织,未来这个粮食储备公司将会负担很大一部分的军队和移民后勤保障工作,同时也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宏观调控减少天灾对大明的损害的重要工具。
  
  修建这么多的粮仓,朱皇帝当然是准备长期在鲁省展开一些军事活动。
  
  自从明初那一场大起义开始,鲁省这片土地就成了响马的代名词,残酷的压榨下,和鲁省多山的现实下,这里的强盗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后续的,他还会有新的部队开到鲁省,继续剿匪练兵。
  
  而之后,这些见过了血的部队,就会脱离勇卫营的编制,补充到朱皇帝将要建立的新军中。
  
  朱皇帝花费巨大的代价建立新军,却不准备把新军投入到广宁前线,而是要调往别处,是因为他很清楚大明上上下下都是个什么德行。
  
  现在这只勇卫营新军,能做到与其他的明军不一样,那是因为这只军队其实是半独立于体制,朱皇帝可以做到在这只军队里搞一言堂,再加上无人机监听这种变态的监管手段管制下,选出了真正守规矩的武将,经过这段时间的风纪整顿,这只军队的组织纪律才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要是把这只军队派出去长驻辽东,扩大编制,到时候文官就必然要伸手要这只军队的控制权。
  
  在当下这个环境里,如果把新军的控制权给了文官们,让其彻底融入体制,这只军队也会迅速和大明其他军队一样快速变得腐朽不堪。
  
  不给的文官控制的话,完全是在公然破坏现行的祖制文官领军制度,必然会引起激烈的冲突。朱皇帝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够,要去正面对抗手里有兵权的那一群督抚、兵备以及兵部的官僚,还有他们庞大的关系网,难免有些发虚,总还想另外寻找突破口,掌握更多的强军。
  
  半独立于正常的卫所营兵体制,完全不受文官节制,这些特性,是勇卫营能被整肃得有起色的原因。寻找体制内相似军队时,他老早就惦记起了一只在一段争议巨大的公案中戏份很多的军队,在另一时空出了三位我大清异姓亲王的东江军。
  
  最近再次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朱皇帝欣喜地发现,这个东江镇正是为他解决大明的各种问题所量身定制的。
  
  朱皇帝看中的,当然不是我大清的三顺王之类的几个汉奸,他也不可能容忍,那帮辽人在这个时空的东江镇也大搞旧大明军队的那一套,他看中的仅仅只是东江镇这个编制。
  
  另一时空的东江镇,从建立起,就一直游离在体制边缘地带,第一任东江总兵毛文龙死前,东江镇基本上是不受文官控制的,之后文官们对那帮军头们也没有多高的掌控力。东江镇游离体制边缘地带的特殊性,让朱皇帝有条件在这只军队里实行全新的军制,打破文官领军和过度的大小相制等不合时宜的制度。
  
  东江镇位于辽南海岛上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朱皇帝不止在那里锻炼陆军新军,还可以投入资源建立真正的海军,为南下开海提供坚实的军事力量保障。
  
  可以说,只要他实控了东江镇,并将其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大明就能更轻松地抓住未来。
  
  他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做到如何彻底控制这只军队,做好组织纪律建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